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認為◆★■,應對氣候變化關乎能源、產業、貿易◆◆、金融和科技等發展核心議題★■■★◆★,已經成為ESG領域炙手可熱的焦點。當前■★◆■★◆,我國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和發債企業在信息披露和責任投資中應該關注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績效指標。
12月3日,主題為★■“ESG理念20年★■■■★:可持續金融的回顧與展望”的第12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年會在北京舉行。來自監管、市場和學術界的多位專家在年會上發表演講或參與對話,300多位與會代表現場參會■◆■★■■。
人民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王震)據財政部網站消息,根據有關工作安排◆◆★★★★,財政部將於12月11日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發行2024年第六期人民幣國債,發行規模為60億元★■◆■◆◆,具體發行安排將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公布。…
此外,《中國責任投資年度報告2024》《中國地方政府ESG評級指標體系研究報告(2024)》等報告先后在會上發布★◆。年會還就“ESG投資推動轉型金融■■”“生物多樣性與ESG投資(TNFD專場)”“氣候韌性與企業轉型”“ESG信息披露標准發展”等議題舉行了多場平行論壇。
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汪義達表示■◆◆★★■,ESG責任投資已成為耐心資本的重要驅動力,ESG責任投資賦能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我國也在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金融合作和發展。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在圓桌對話環節,國際可持續准則理事會主席特別顧問◆■■★、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基金會北京辦公室主任張政偉表示,ISSB旨在建立全球統一、可比的可持續披露全球基准。成立以來發展迅速,全球已有30個經濟體開始採用ISSB准則。ISSB還啟動了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和生態系統服務◆◆◆■◆,以及人力資本這兩項主題性准則的研究工作。
穆迪評級信用策略及研究部高級副總裁黨菁菁提出,強制性氣候披露將會增加合規成本,但有助於中國企業強化風險管理實踐,並保持國際市場准入◆★■。
自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首次提出ESG(環境、社會和治理)理念以來,已獲得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認可◆■★■■◆。在◆◆★■★◆“雙碳”背景下■◆◆■■◆,我國企業如何應對ESG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怎樣建立符合我國發展特色、接軌國際的ESG體系架構? “有不少國際上的准則,都是通過相互磨合,最終形成共識的過程。…
聯合國可持續証券交易所倡議主席、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投資與企業司司長李楠表示,ESG已從小眾討論演變為主流戰略。越來越多的公司認識到ESG披露必不可少,也有更多的投資者認識到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中國責任投資論壇理事長★■◆、商道融綠董事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中國代表郭沛源介紹,自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提出ESG概念以來◆■★,ESG投資已經發展了20年,伴隨ESG理念的主流化,全球可持續金融的資產規模已超過30萬億美元◆★◆。本屆年會旨在回顧ESG理念誕生、發展和演進過程◆◆★■★,並結合中國綠色金融和ESG發展現狀,深入探討當前ESG熱點問題,展望可持續金融的機遇和挑戰。
在主旨演講環節,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名譽理事長王忠民強調了AI在ESG領域的重要作用。他提出,如果能用好AI工具,那麼ESG的認知、行動和管理將更加系統和有效。
新開發銀行ESG主管Dr. Roman NOVOZHILOV表示,過去二十年來★★◆,ESG和可持續金融已經從多邊開發銀行(如新開發銀行)採用的獨特創新方法,發展成為各類投資者和發行人廣泛使用的策略★■★◆◆■。ESG以及可持續金融在中國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支持性的監管框架和本土投資者日益增長的興趣。中國在可持續金融的某些方面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致力於將其可持續發展框架與國際標准接軌。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